2014年國民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.4%,創下1990年以來新低,在經歷了30多年高速發展后,中國經濟遇到了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。新形勢下,企業家除了要提高信心,還要踩準時點,尋找增長新空間。
在經歷了30多年高速發展后,中國2015年經濟發展基本態勢,可以用“中高速”三個字概括,中國速度由高擋調轉至中高擋。
經濟增長減速,社會上有一種悲觀情緒,但我認為不會爆發系統性風險?;乜?014年,阿里巴巴上市,募集250億美金,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IPO事件。阿里巴巴之所以成功,是它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,順應人類新的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。那么阿里巴巴之后,我們認為,大數據時代、工業革命4.0的概念逐漸被認知,需要把人類的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,嶄新的經濟浪潮,以及當下的經濟發展現狀結合起來。
新的商業模式開始被人們重視,比如有些投資者給云南古茶樹做電子商標。普洱茶平均每公斤70元,但古茶樹的茶葉平均每斤1萬元到2萬元。有人給古茶樹安上攝像頭,從采集、生產過程開始記錄,將電子信息新技術與當今的生產經營結合起來,利用品牌效應進行營銷。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創新意識。
如果說,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,那么2015年就是全面改革關鍵的一年。
2015年開局,中石化銷售公司將29.99%的股權約1070億資本向社會開放,這里面有很大的商機。類似的還有金融改革、財稅改革、資源品價格改革、收入分配改革,尤其是壟斷性行業改革、國有企業及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改革都在醞釀或推進中,與企業相關的改革決定一旦被國家認可和頒布,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將會到來。
2015年將調整三個方面的結構,即需求結構、產業結構、區域結構,如何在這三個結構調整中瞄準商機至關重要。
需求結構中的三駕馬車,包括消費需求、投資需求、出口需求,其中消費需求是重點,占49%(其中政府消費大概13%-14%,居民消費35%-36%左右),在全世界范圍比例是較低的,發達國家一般是70%甚至更高,這意味著空間十分廣闊,蘊含有很大機會。
針對產業結構調整,在資源品包括鋼鐵、鋁、石油價格大幅下降背景下,產業的出路就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。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、新能源、高端設備制造業等,像發展高鐵,那么與此相關的零件的制造、車輛的制造就會被帶動發展,還有就是信息化相關的產業門類。2014年第一次出現服務業增加值超過了工業和建筑業增加值的總和,達到47%左右。預計2015年服務業的比重還會繼續上漲,達到48%-49%左右。用不了幾年,服務業占全國生產總值會超過50%,這需要引起高度重視。其中生產型的金融、物流、設計、研發、咨詢、商業中介等產業,生活型的如大健康產業,都將有更多的機會,是未來的大的增長點。
在區域結構調整上,主要是瞄準“一帶一路”?!耙粠б宦贰笔侨轿婚_放的、對外發展的大格局,每個企業要研究自己所在的區域,研究自己如何與“一帶一路”搭建聯系,以尋找更多機會。(本報記者崔敏、郭凱采訪整理)
相關稿件